【政协委员风采】县政协委员伏力德:擦亮通江银耳“金字招牌” 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

        伏力德是政协通江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嘉祐农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职期间,他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努力为家乡、群众办实事,为推动通江银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通江是中国银耳的发祥地,从盛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但在前几年,由于交通制约、技术研发落后、产业链条延伸困难等原因,加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缓慢。

        县政协委员 伏力德:通江人民祖祖辈辈种植银耳,通江银耳是农耕文化镌刻的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通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通江银耳”品牌得不到有效保护,种耳效益不高,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没有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延长银耳产业链条,突破银耳产业发展瓶颈,自2020年起,伏力德积极思谋,多次前往福建省古田县等地考察学习,计划在陈河镇投资建设银耳初级加工厂。

        县政协委员 伏力德:我们先后在福建莆田、河南、广州、成都等地去学习别人先进的种植经验和营销模式。

        在项目启动前期,遇到资金缺乏的情况,伏力德就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工行驻通江帮扶工作组,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在他的努力下,争取到工行帮扶补助资金200万元,银耳初级加工厂修建完成。

        县政协委员 伏力德: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冷库一次性可储藏10万斤,三级淘洗车间25人可同时工作,烘干房日烘干能力5000斤,初级加工厂统一标准修剪、包装,增强了通江银耳品牌价值,解决了通江银耳生产中因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问题。

        伏力德还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思路,以“三产融合”为路径,坚持园区引领、全链发展、科技赋能、品牌提质,全力落实县委、县政府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

        县政协委员 伏力德:我们在通江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投资240万元,建立通江银耳(嘉祐)段木种植示范基地,新建现代标准化耳棚300余个,全部采用古法栽培技术,年种植通江银耳近9万段,产通江银耳干品1.5万余斤。

        加强通江银耳品牌建设,擦亮通江银耳“金字招牌”, 伏力德注册了通食汇、红乡银雪等商标,打造知名通江银耳品牌,利用通江嘉祐商贸公司全方位、多角度、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开展通江农特产品营销宣传工作,做实做活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加大通江农特产品推销力度,实现“通江产、全国卖”域外发展新模式,扩大销量,助农增收。

        陈河镇陈家坝村党总支书记 钟映梅:嘉祐这个基地采取“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责任连体”的发展模式,形成“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大户+群众”的发展机制,提供就近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周边150余户耳农发展通江银耳,实现人均年收入1.8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余元。

        2022年12月,通江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同时,成功创建陈河耳乡AAA级景区,嘉祐农投公司也被陈河镇人民政府授予“2022年通江(食用菌)产业发展特殊贡献奖”。2023年8月,嘉祐农投公司还高质量承办了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弘扬银耳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县政协委员 伏力德: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发展的讲话要求,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县政协委员、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夯实园区基础,健全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坚定不移朝着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迈进,以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