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协报:画出帮扶“同心圆”跑出脱贫“加速度”——通江县政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小记

(点击图片查看来源)

画出帮扶“同心圆”跑出脱贫“加速度”

——通江县政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小记

 

“各位朋友,石龙寺村的青花椒明日开采,质优价廉,县城内当天送货上门,欢迎购买。”7月4日,通江县政协驻涪阳镇石龙寺村工作队副队长李勇在微信群发出消息后,短短几个小时就销售了300多斤青花椒,为该村产业脱贫贡献出一份力量。

为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通江县政协充分调动机关干部、政协委员和社会力量,帮助联系村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的融合发展之路。

驻村结对点对点

让帮扶有精度有速度

“今年育了两亩多的名贵苗木,收入近15万元。”在县政协驻春在镇棋子顶村工作队副队长赵兵的帮助下,该村贫困户严培厚仅用三年时间,就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苗圃种植能手和远近闻名的致富典范。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通江县政协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与该县9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认亲,量身定制脱贫计划,使帮扶户全部提前脱贫。

走进位于陈河镇的银耳产业园区,贫困户符金华放下手中的活,给记者讲起了他的脱贫故事。去年,在县政协委员、农技研究员李仁洲的帮助下,符金华试种了8000多袋银耳菌种并获得丰收,今年他又增种了2000多袋,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周边20余户贫困户创业。

在县政协帮扶的石龙寺村,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如今该村已种植青花椒200余亩,并成立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保底购销合同,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家家户户稳定增收。

除引导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外,县政协机关干部还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政协人就在身边。

“5社村民周书亚的住处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2019年10月5日凌晨,大雨滂沱。一阵急促的铃声,将县政协驻棋子顶村第一书记陈能建从睡梦中惊醒。他立即翻身下床赶赴现场,察看险情、帮助撤离……“他们就像亲戚一样,经常来看我,需要啥就帮啥。”说起县政协驻村帮扶干部,棋子顶村83岁的老人陈仕兴连连竖起大拇指。

履职协商面对面

让帮扶有广度有深度

7月6日,通江县政协联合铁佛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尖包岭村“两委”,组织召开“衔接乡村振兴,融入新区建设”乡贤议事会。尽管会议时间定在上午9点,但不到8点,当地政协委员、乡贤和群众代表就早早来到会场,围绕大家关心的道路建设、产业发展等问题开始了自主讨论。

自被确定为全省“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单位以来,通江县政协积极搭建平台,针对道路滑坡、饮水困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小微协商”,使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和基层社会治理。

与此同时,县政协通过“双晒”(晒工作绩效、晒作风转变)活动,将机关干部的驻村情况和帮扶成效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促进履职成果的转化运用。“大家不绕弯子,面对面晒成绩、晒差距,谁掉队了脸上就挂不住。”县政协驻涪阳镇金家坪村第一书记杨成说,名次靠后的只有奋力追赶,干得好的也要快马加鞭。

在这种你追我赶、不断奋斗的氛围下,县政协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出全县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作风转变等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向县委专题汇报并提出建议。各专委会和界别委员也暗中较劲,以村社院坝、田间地头等为平台,面对面开展协商,为群众解决了诸多问题,取得各方都满意的效果,并多次得到巴中市政协和县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签批。

爱心传递心连心

让帮扶有力度有温度

“我捐8000元,替我买几台电视机送给有需要的父老乡亲。”2019年8月15日,远在西安的县政协委员冉丛林通过电话,委托县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邹建帮忙献爱心。

按照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巴中市政协“创引帮”活动要求,2019年8月,通江县政协开展助力精准脱贫捐赠电视机活动,得到县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募集资金14万元,解决了300多个贫困家庭无电视机的问题。

“我们不仅要将爱心传递下去,还要引导村民懂得感恩。”县政协委员、通江县爱心社负责人贾芝华,带领全县3800余名爱心志愿者,走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筹集总价值3000多万元的资金和物资,让无数个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近年来,通江县政协通过挖掘新时代新乡贤典型,支持和引导他们积极发挥乡贤作用,有力助推当地脱贫攻坚。2017年11月,县政协通过培育民间社团组织的形式,成立了通江县乡贤研究会,并在县政协设立乡贤工作指导小组。2019年1月,县政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增设新乡贤界别。全县评选出的新乡贤纷纷动员在外发展的亲戚朋友回乡创业,用爱心和行动支持家乡建设,目前已累计回引项目投资2.3亿余元,涉及18个产业门类,解决了50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问题。

“任何事情都要用心用情才能做好,爱心善举也不仅局限于捐钱捐物。”通江县十大杰出乡贤之一、铁佛镇尖包岭村村民刘呈明说,现在不管是村上发展的大事,还是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大家都喜欢找他们帮忙评理说事支招,不仅村里的发展加快了,邻里间也更和睦,村里风气更好了。

截至目前,全县评选出的新乡贤参与调解各类基层矛盾纠纷600余起,政协委员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为联系村培训出3300余名法律、科技、政策“明白人”,与贫困群众在致富奔康的道路上画出了“同心圆”,帮助他们跑出了“加速度”,绘就了美好未来的新蓝图。□杨鑫兰 张学隆 本报记者 任薇   (转自《四川政协报》2020年7月16日02版)